美国智库“亚洲协会”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共同富裕”、“节俭”等意识形态推动的经济政策并未奏效,反而可能使国家的未来脱轨。(路透)
美国智库“亚洲协会”(Asia Society)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共同富裕”、“节俭”等意识形态推动的经济政策并未奏效,反而可能使国家的未来脱轨,因为这些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官员、企业家和年轻人的行为动机。
《日经亚洲》3日报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乔伊列娃(Diana Choyleva)在其报告“习近平中国实验与愿望的终结”中,将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在2021年8月会议中提出“共同富裕”,形容成“分水岭时刻”。相较于邓小平时代的务实经济政策是先让地方政府进行政策实验,再将推广到省级,最后推广至全国,习近平的做法反而是从上而下推动。
乔伊列娃指出,邓小平也追求共同富裕,但他认为这是工业化急起直追的自然结果,“在习近平看来,这样的政策是不够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习近平寻求扭转过度的收入积累和阻止房价上涨”。
然而,习近平对国家富裕和平等的愿望“迄今为止并未奏效”。地方政府官员处于政治偏执状态,害怕挑战极限。企业老闆也畏畏缩缩,担心辛苦赚来的成果被拿去满足党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年轻人的幻想破灭了。
受过大学教育的中国年轻人背负著父母对学业、高薪、高阶职业的期望。但实际上,他们只能遵循“9-9-6”的工作模式,即早上9点上班到晚上9点,一周上班6天,但工资低廉。这催生出年轻人“躺平”的城市反文化,转而拥抱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抱负。
尽管中国官方正努力控制年轻人失业率的飙升,但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仍飙升至创纪录的1160万,比2019年增加40%,预计到2025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到2000万,就业情况可能只会更糟。
经历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习近平经常以自身在农村忍受艰辛的劳动,告诫年轻人要“吃苦”。但乔伊列娃表示,习近平对节俭和艰苦的注重,在中国年轻人听来“很空洞”,他们的经验和期望与习近平“浮夸的意识形态”并不在同一个频率上。
赞(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