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是的,是刘禅。
近年来,给刘禅翻案的人不少,但不管怎么翻,他宠信宦官、听信鬼巫、怠政亡国这些污点也很难洗去,他仍是中国历史上昏庸之主的代表之一。
但是,刘禅又与那些彻底昏庸的皇帝不同,他的昏庸主要体现在无能、缺乏领导力上。
而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自知之明和审时度势上,他表现得相当不错。
02
例如,自从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成了蜀汉的实际掌控者,而此时的刘禅完全是一个礼仪皇帝。
国家政务基本与他无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坐在朝堂之上,充当诸葛亮的橡皮图章。
从表面看,这时的刘禅与曹操手上的汉献帝似乎并没什么区别,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汉献帝,毕竟曹操安插在汉献帝身边的人是温文尔雅又心存汉室的荀彧,而诸葛亮配给刘禅的则是耿直严厉的董允。
更悲催得是,诸葛亮还刻意想将刘禅培养成一个儒家的理想君主,对刘禅的私生活多加管束,不让他私德有失,如禁止他纳过多的嫔妃,限制他随意游玩等等。
对于大多数青年皇帝来说,这种一手捧上神坛、又一手管死的监管方式是很难忍受的,他们很容易会在一国之主的虚幻和无权皇帝的现实中失迷失方向。所以,几乎所有的傀儡君主一有机会都会反抗,或者在权臣死后进行反攻倒算。
可刘禅却是个异类,他身边有忠于刘氏的老臣(如赵云、魏延等),也有不满诸葛亮的下属(如李严、李邈等),但他却能克制住冲动,泰然接受自己处境(当然也有可能是诸葛亮管得太严,刘禅根本无法反抗)。
除了对整天找他麻烦的董允有些意见之外,刘禅没表露出对诸葛亮的任何不满,他甚至还对诸葛亮明确地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由于刘禅的克制(或者说是无为),蜀汉在诸葛亮主政期间异常稳定,诸葛亮作为摄政的权威和合法性从未遭到过任何有威胁的挑战,什么“衣带诏”式的密谋更是无从谈起。蜀汉基本做到了上下同心,令行禁止。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诸葛亮得以放开手脚施展政治抱负,迅速地将危机重重的蜀汉打造成一个高效运转的军事帝国,而刘禅也因此完成了他“明君”的功业——由上而下地推动社会变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尽管他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一直都在充当看客。
03
在诸葛亮死后,刘禅的自知之明和审时度势就更加引人注目。
面对诸葛亮留下的权力真空,刘禅并没有抢班夺权。
他虽然对国家官职做了一些调整,如废除丞相等,但并没有破坏诸葛亮创立的政治格局,国家大事依然由蒋琬、费祎等宰辅掌握,刘禅再次主动退居二线,继续充当蜀汉的精神领袖。
蒋琬、费祎等人都是诸葛亮精心挑选的忠诚稳重之士,他们上任后基本是萧规曹随,沿用了诸葛亮的治国方法。这使得诸葛亮辛苦创立的制度得以保留,而蜀汉也能继续保持政府和军队的高效运转。
在这期间,刘禅虽然庸碌无为,却不折不扣地完成了明君的所有职责:专心修德(或者说,道德无大的缺失)、恪守君道无为、敬重贤人、信任大臣、使臣下人尽其才。
就这样,刘禅神奇地实现了明君的统一——既推动了社会变革,建立新制度,又严格自律,确保君权不影响新制度的运转。
04
不仅如此,刘禅和诸葛亮还在无意间,创造了一个令后人无限向往的君臣模式。
中国自汉代之后,主要的治国方式就是“霸王道杂之”,这项制度的精髓在于,儒法并用、各取其长;
以儒家的“王道、仁政”为政治理想和施政原则,以法家的“赏罚必信”、“循名责实”为实际治理手段,刚柔并济、德威相辅。
中国古代王朝的君相分工也呼应了这种治理方式,其中,君主总揽全局,主在修德、教化民众,丞相负责政府实际运作,注重明正法度、考察事功。
所以说,“霸王道杂之”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由一个儒家的道德君主来规划国家发展蓝图,由一个法家丞相来推动国家机器将其付诸实现。
这样不仅符合儒家“内圣外王”的主张,又能满足国家有效治理的需要,而蜀汉尽管没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却也相当接近。
可以说,刘禅和诸葛亮基本实现了君相的最合理分工,刘禅修德、诸葛亮主政,蜀汉在意识形态宣传和实际国家治理上都很过硬,蜀汉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霸王道杂之”之术治国的典范。
更为重要的是,刘禅和诸葛亮还成功地突破了君臣关系的魔咒——权力内斗。
05
刘禅和诸葛亮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迫于形势,他们在合作期间都极为克制,都没越雷池一步,从而成就了双方的声名。
其中,刘禅坐稳了皇位,并因人成事完成了国内改革,而诸葛亮则达到了古今人臣的顶峰:
得到君主的最高信任与尊重;
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实现自己绝大部分的政治抱负;
保持人臣的节操,名扬后世。
总之,刘禅虽然昏庸,却有自知之明,又能审时度势地克制自己,在其执政的早中期,做出了最符合他自身能力和自身利益的执政策略选择。
赞(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