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榴社區
» 您尚未
登錄
註冊
|
搜索
|
社區服務
|
银行
|
邀请注册
|
幫助
社區服務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原创]聊聊“色中饿鬼”,水浒、西游、金瓶梅都是在辱佛吗?
回帖
發布主題
本頁主題:
[原创]聊聊“色中饿鬼”,水浒、西游、金瓶梅都是在辱佛吗?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一代文嚎
級別:
精靈王 ( 12 )
發帖:
19836
威望:
2823 點
金錢:
2840 USD
貢獻:
10000 點
註冊:
2016-06-28
資料
短信
推薦
編輯
[原创]聊聊“色中饿鬼”,水浒、西游、金瓶梅都是在辱佛吗?
在《西游记》“四圣试禅心”一回,想要入赘的猪八戒说:“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
猪八戒的话一般咱们心里认可也不能点头,毕竟这货给人感觉太不正经,而且《西游记》的风格也太显戏谑。
可《水浒传》的调性够严肃了吧,故事中甚至不乏和尚、行者身份的英雄好汉,可《水浒传》对于佛教徒的态度总体上似乎也有“辱”。
《水浒传》里涉及和尚的描写次数和深度远远没法和《西游记》相提并论,但就“色中饿鬼”这个称呼的来源,它却做了详细的阐释。
在第四十五回,潘巧云偷情裴如海,作者说这些佛教徒:“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这是为什么呢?
吃的好、住的好、睡的好,又没有俗事烦恼,“惟有和尚家第一闲”。
难怪猪八戒如此肯定“大家都有此心”,取经路途如此辛苦他都不减此兴,更何况“一心闲静,专一理会这等勾当”的寺庙和尚呢?
可做和尚真有这么爽吗?
你看《水浒传》里瓦罐寺的老和尚们,居然混到了没饭吃,最后心灰意冷自缢死了。
可见任何行业都一样,佛教徒也有好有坏,既有道德高僧,也有色中饿鬼,既有饱暖淫欲之辈,也有苦行的好和尚,即便是唐僧的小小取经队伍,成员们的职业素养也是参差不齐。
不止于裴如海,来到潘巧云家做法事的一班子和尚自见了潘巧云“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由此作者也感叹“以此上德行高僧世间难得”,这也说明了猪八戒的看法虽然有太绝对的不严谨,但终归无大错。
一面是对佛教徒不良行为的揭露,一面对德行高僧难得的理性认可,这就是《水浒传》的态度。
《金瓶梅》里的这种态度也特别明显,它不止于大量借鉴(抄袭)潘巧云家的和尚行为于潘金莲家,更是将诸多僧尼作为重要角色加以细细描绘。
《金瓶梅》中的僧尼满嘴跑火车荤段子随口来,甚至坑蒙拐骗拉皮条,其无所不做之滥甚至比世俗之徒还要市侩和邪恶。
好不容易出现个外来的西域和尚,居然是个酒肉齐行施散春药的,连作者都对这样的现象感慨:“若教此辈成佛道,天下僧尼似水流”。
可这并不妨碍小说的主人公吴月娘对佛教秉持着虔诚的信仰态度,即便是吴月娘那“毁僧谤佛”的丈夫西门庆掌握了常来家中走动尼姑作奸犯科的铁证,她依然虔诚信奉不移。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还借吴月娘的善终表达了自己的佛教价值观:这都是吴月娘平日里信奉不动摇的缘故。
你看《金瓶梅》是在辱佛吗?
我觉得不仅没有在侮辱,反倒是客观理性地认可了该信仰的崇高和坚持的难得。
现在的有些人挺奇怪,信了个温和包容的宗教却依然一身戾气,他们往往会因为夸奖的姿势不对,就认定是侮辱。
我之前发布过一篇稿子《佛道清禁地,何故沦为奸淫所?》,评论里有不少情绪激烈者,甚至认为小说里的故事就是在恶意胡扯的辱佛,现实中的佛教徒绝不会做书中所示之事。
爱教护教之心可以理解,但低级红的做法要不得。
就是中医的维护者也承认有害群之马打着中医的名号招摇撞骗,就是政府机关的招牌也有不法分子敢于扯来诈弄 ,佛教领域怎么就不能有这种害群之马呢?
更何况你不爽的是以《水浒传》、《金瓶梅》为代表的作品所描述的佛教,其特别的时代背景为何不了解一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害群之马呢?
正如《佛道清禁地,何故沦为奸淫所?》这篇稿子里已经说过的,像猪八戒这种和尚只是披着佛教徒的名头而已。
在宋元明时代,佛教、道教的世俗化已经相当严重,一些所谓的佛教徒、道教徒,其实压根谈不上有信仰,不论做和尚、尼姑,还是道士、道姑,都是将其当作另有所图的职业,而且岗位抢手,从事人数非常多,比如水浒里的裴如海、鲁达、邱道成、崔小乙。
经潘巧云介绍说,裴如海是裴家绒线铺的小官人,人长得贼帅,唱佛经的声音又好听。
这么好条件的一位小伙子怎么就当和尚了呢?
在故事发生时的北宋,做和尚首先是可以免除赋役的,而且如果犯了罪还可以免除法律责任。
鲁达便是为了免罪出的家。
可出家不是你想出,想出就能出。
鲁达之所以能够顺利迅速出家,得益于赵员外早早买好的一道五花度牒。
什么是度牒?
度牒原是官府发给僧道的一种身份证,因为出家的好处多多,这种身份证也便有了一定的稀缺珍贵度,当然是不应该随意发行和给予的。
可是到了北宋徽宗朝,财政紧张,朝廷缺钱花了,徽宗便打起了度牒的主意,每张度牒220贯。
220贯是多少钱呢?
用现在的物价衡量不合适,还是基于小说环境做的比较更靠谱些。
金翠莲典身钱是3000贯,杨志的宝刀卖的是3000贯,武松的悬赏金是3000贯。
如此看来,这价格不算高,但也不低,于是到公元1110年时,每年居然可以卖出3万张,这得新增多少不安分的假和尚、假尼姑啊。
试想一下,这东西但凡家境过得去的谁不想要啊,免赋役不说,关键时刻还能免死。
估计这会让柴进吐血,柴家因祖上让了皇位才得到的免死牌,你们特么现在220贯一张的往外批发。
估计这也是导致柴进家的丹书铁券价值缩水的直接原因,社会上拥有免死牌的人太多了,高廉、殷天锡都看麻木了,更何况他们还是朝里有人的地方一霸。
家境不错的裴如海大概就是这么当上和尚的,可《金瓶梅》里的几个尼姑出家前并没有什么钱,凭什么捞到出家的资格呢?
人家跟和尚私交密好啊,比如薛姑子。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寺庙都有人愿意去当和尚,裴如海去的可是香火大庙,达官贵人家的女施主特别的多。
如今信佛的人也不少,我也相信您特别虔诚,瓦罐寺这么好的艰苦修行地,您去不去呢?您若不去,《西游记》里爱考验诚心的佛祖可是很小气会觉受辱的呦。
赞(9)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9-05 12:4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1-08 23:38